贯标集团
ISO体系 , 17025实验室认可 , CMA资质 ,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知道:定义、分级、核心内容、建设流程……
发布时间:2024-06-26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人员)、机(机械)、料(材料)、法(工法)、环(环境)、测(测量)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分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
    一级企业由国家应急管理部审核公告;
    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公告;

三级企业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州、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公告。





四、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实意义

  (1)安全生产标准化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途径。
  (2)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
  (3)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
  (4)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五、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特点

  (1)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全天候;
  (2)人、机、环境、管理;
  (3)体现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健康、安全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
  (4)体现“风险管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思想。


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原则

    (1)政府推动、企业为主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满足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自身需求。
   (2)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各级政府在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方案时,必须摸清辖区内企业的规模、种类、数量等基本信息,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据企业大小、素质、能力、时限等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规划,整体推动所有企业全面开展建设工作。        
   (3)立足创新、分类指导
    各地在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企业量多面广、工作任务重问题,因此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市县安监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评审模式,提高创建质量。。
   (4)持续改进、巩固提升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步骤是建设、运行、检查和持续改进,是一项长期工作。外部评审定级仅仅是检验建设效果的手段之一,不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Zui终目的。企业建设工作不是简单整理文件的过程,需要根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施运行,不可能一蹴而就。达标之后,每年需要通过进行自评和改进,不断检验建设效果。


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建立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基础之上,涉及企业的所用人员、作业和活动。
    主要包括:
  (1)设备设施维护标准化;
  (2)作业现场标准化;
  (3)行为动作标准化;
  (4)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



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流程

   (1)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
    策划准备阶段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保障;成立执行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并根据目标来制定推进方案,分解落实达标建设责任,明确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确保各部门按照任务分工,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目标。     

   (2)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教育培训首先要解决企业领导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理解,从而使企业领导层重视该项工作,加大推动力度,监督检查执行进度;其次要解决执行部门、人员操作的问题,培训评定标准的具体条款要求是什么,本部门、本岗位、相关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如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

   (3)现状梳理
    对照相应专业评定标准(或评分细则),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单位安全管理情况、现场设备设施状况进行现状摸底,摸清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于发现的问题,定责任部门、定措施、定时间、定资金,及时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效果。现状摸底的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阶段进度任务的针对性依据。

   (4)管理文件制修订
    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要求,核心在其内容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而不是对其名称和格式的要求。企业要对照评定标准,对主要安全管理文件进行梳理,结合现状摸底所发现的问题,准确判断管理文件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薄弱环节,提出有关文件的制修订计划;以各部门为主,自行对相关文件进行修订,由标准化执行小组对管理文件进行把关。
   (5)实施运行及整改
    根据制修订后的安全管理文件,企业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实际运行。根据运行情况,对照评定标准的条款,按照有关程序,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及完善。

   (6)企业自评
    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依据评定标准,由标准化执行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自主评定工作。企业对自主评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着手准备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材料。
   (7)评审申请
    应当将每项考评内容的得分及扣分原因进行详细描述,要通过申请材料反映企业工艺及安全管理情况;根据自评结果确定拟申请的等级,按相关规定到属地或上级安监部门办理外部评审推荐手续后,正式向相应的评审组织单位(承担评审组织职能的有关部门)递交评审申请。
    (8)外部评审
    接受外部评审单位的正式评审,在外部评审过程中,积极主动配合,由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执行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外部评审工作。企业应对评审报告中列举的全部问题,形成整改计划,及时进行整改,并配合评审单位上报有关评审材料。外部评审时,可邀请属地安全监管部门派员参加,便于安全监管部门监督评审工作,掌握评审情况,督促企业整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更多详细要求请参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

展开全文
商铺首页拨打电话发送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