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标集团
ISO体系 , 17025实验室认可 , CMA资质 ,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
江苏企业办理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流程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够协助企业按照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分层次、分级及量化的能源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面的节能管理。

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八大原则


总要求--降低能源消耗,完成节能目标。


1、领导作用:统一目标---态度决定一切,领导是关键;


2、全员参与:组织之本---创造节约型环境的动力(电缆工艺、锅炉、配电);


3、协调一致:与法规、标准、体系一致,职能明确;


4、过程方法:资源、活动按过程管理,提高工效;


5、系统管理:与目标、能源因素和管理的相互关联过程进行管控,注意接口;


6、事实决策:数据、信息---决策,注意异常点;


7、持续改进:降低消耗是永恒的主题,精细化管理、计量是关键;


8、环境友好:社会责任、社会贡献。


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特点


1、全过程控制—用能过程(采购、贮存及使用等)、生产运营过程(生产、管理和生活过程)以及新产品和过程设计,对能源因素进行识别、控制和管理,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2、运营PDCA


3、融合性—与三体系管理原则一致,对象及目的不同;


4、不改变组织应负的法律责任--认证的基本要求;


5、未对管理绩效提出juedui要求—根据组织自己的技术、经济、和人员素质等因素juedui可以达到的能源绩效(如用能单元),只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也不能保证组织取得zuijia效果;


6、未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中的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出要求,但标准提倡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考虑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包括产品本身(家电);


7、注重节能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采用低成本和无成本节能技术,可减少能源消耗的15%-30%;


8、充分结合能源管理特点—如将难以统计、节能技术、能源基准和biaogan、倡导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等纳入体系要求。


能源管理体系是在借鉴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等成功体系模式基础上,根据能源利用和管理的特点,为各类用能单位进行能源管理提供的一项优化模式,通过建立、实施一整套系统完成的能源管理标准、规范,指导和促进用能单位Zui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办理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流程如下:

1、领导决策与准备


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各省地方有关部门的工作实施方案下放,各地耗能企业领导层相继开始决策安排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并安排具体体系管理部门负责人寻求能源体系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工作。


2、范围界定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涵盖范围包括生产过程、服务、以及产品等与能源相关因素。企业应识别确定的企业边界覆盖下的导致能源消耗的所有活动和运行。


3、初始能源评价


初始能源评审包括两部分内容:


能源管理调查;


能源技术调查。


初始能源评审是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咨询老师需要现场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及以往的耗能情况历史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以此作为能源方针、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确定优先事项、编制体系文件的依据。


同时处理体系宣贯、能源内审员培训等工作,能源能否在体系中正常良好的运行,主要是依靠内审员的工作质量和效力,因此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做能源内审员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4、体系策划


体系策划包括能源管理标准的如下要素:能源方针;能源因素;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基准与biaogan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方案。


做好一个完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能源管理体系,体系的策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企业是否能在体系运行实施过程中受益,都要看体系策划的质量。


5、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咨询老师在做完企业现场调研后,根据体系标准的要求和耗能企业实际情况,编制适合企业长期运行实施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这是企业通过技术管理手段达到节能减排既定目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耗能企业的实际情况的不同和实施过程不同等因素,体系文件并非一成不变,在体系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完善与修订。体系文件Zui终需要通过企业Zui高lingdaozhe的批准后方可正式运行。 


6、体系运行


体系运行需要长期的过程,并需要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加强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并保持体系有效运行。


7、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企业按照建立好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要求运行2-3个月后,由咨询老师到现场来给企业做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


管理评审应包括如下方面:


①能源方针的适宜性;


②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③能源消耗情况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


④内审结果;


⑤针对客观情况的变化,需要改进的方面,如能源基准和biaogan是否要调整;


⑥职责划分的合理性和资源配置的充分性;


⑦体系新的发展动向。


评审结论应形成文件,实施必要的沟通和后续改进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25
展开全文
拨打电话 微信咨询 发送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