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格局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健全齐备的工业体系有力支撑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大量资源能源消耗,也导致了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耗竭在内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约七成,推进工业绿色发展迫在眉睫。
基于上述背景,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要全面推进涵盖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等重点内容在内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其中,工厂作为工业制造过程的核心单元,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全球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对象。创建绿色工厂是一个新兴的、系统的概念,其核心要求是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综合性目标。
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研究探讨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标准、评价方面各有侧重点,但总体上基本都是围绕工厂的某一方面开展,主要包括产品、管理体系、建筑等单一对象。
如:欧盟发布的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WEEE)、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Substances,RoHS)和能源相关产品(Energy related Products,ErP)指令三大绿色环保指令,美国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计划以及针对电子产品实施绿色评级的电子产品环境影响评估工具(Electronic Produc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ol,EPEAT)产品注册制度,都是针对产品在绿色环保方面的具体标准和法规指令。
与工厂绿色发展相关的管理体系,如: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 50001 能源管理体系以及 ISO 14061 温室气体核查等,都是在管理层面依据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实施认证或评价。
而美国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adership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评价制度、英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BREE-AM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CASBEE)以及新加坡 Green Mark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则是针对建筑物的绿色指标要求。
我国台湾地区大力推广的绿色工厂标章制度是相对比较综合性的评价系统,该制度整合了绿建筑及清洁生产两评估系统,厂商通过厂房绿色建筑认证及清洁生产证书,进而取得绿色工厂标章。
3060
我国绿色工厂相关政策与标准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的制造业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强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同时,以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为代价的制造业发展模式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能源消耗为例,2017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 44.9 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能源的消费占比接近 7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四大举措”列入关键词,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国际贸易过程对绿色属性的不断重视和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的双重制约,探索开拓出一条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工业绿色发展之路迫在眉睫。
工厂是制造业运行和发展的承载主体,全面创建绿色工厂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单元与关键环节,对促进各行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 2010 年,我国已以 19.8% 的制造业全球占比跃居一并持续保持,作为“一制造大国”、“世界工厂”,全面推进绿色工厂创建、践行工业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又极具意义。
“十三五”以来,我国绿色工厂领域的相关政策不断丰富细化,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政策体系。
宏观维度的国家战略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绿色”列入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要“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中,
将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全面创建绿色工厂列入重要的战略部署。
中观维度的绿色制造部署层面,针对“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战略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工信部规〔2016〕225 号)、《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年)》,提出我国绿色制造领域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分别将“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工程”和“绿色制造体系构建试点”列入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明确“按照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结合行业特点,分类创建绿色工厂”的绿色工厂创建思路,及“到2020 年,创建 1000 家绿色示范工厂”的工作要求。
微观维度的具体工作实施层面,按照国家绿色制造领域的战略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于 2016 年下半年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 号),进一步明确绿色工厂作为绿色制造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具体指出创建绿色工厂的原则、要求、内容和评价方式,全面启动我国各地区、各行业绿色工厂的创建。
相应地,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等,积极利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专项及绿色信贷等相关政策扶持绿色工厂的全面创建工作。在中央的统一安排下,各地区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案,推动在地区和行业全面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并利用地方财政给予支持。
3060
中国标准体系初步构建形成
标准化对于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全面创建绿色工厂具有重要的引领和规范作用。2016年 9 月 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标准委发布《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工信厅工信部联节〔2016〕304 号),做为绿色制造领域标准化顶层设计,该指南系统性梳理了国内外绿色制造政策、制造业绿色发展需求及前期标准化工作基础,将标准化理论与绿色制造的目标相结合,明确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构建模型、建设目标、重点领域、重点标准建议和保障措施等。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工信部联节〔2016〕304 号)是我国绿色制造领域标准化顶层设计,是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战略任务,实施绿色制造标准化提升工程而建立的综合标准化体系,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与《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工信厅节〔2014〕149 号)相互补充。
进一步梳理了各行业绿色制造重点领域和重点标准,为成套成体系地推进绿色制造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基础,是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手段。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分析了国内外绿色制造政策规划要求、产业发展需求和标准化工作基础,实现标准化理论与绿色制造目标相互结合。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由综合基础、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评价与服务七部分构成。
工厂是绿色制造的实施核心主体之一,绿色工厂输出绿色产品,耦合形成绿色园区,联节形成绿色供应链,是绿色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载体。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构建模型如下图所示。
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子体系对应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是制造业开展绿色化建设的重点对象,综合基础和绿色评价与服务为这五个绿色优化对象提供基础设施、技术、管理、评价、服务等方面的支撑。
各子体系根据绿色优化对象的关环节和环境因素构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如上图所示。
其中,绿色工厂二级子体系是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应绿色工厂创建评价的“五化”要求,涵盖绿色工厂规划、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温室气体和污染排放等内容,与综合基础、绿色评价与服务二级子体系相结合,全面支撑绿色工厂的创建、运行和评价。
在绿色工厂领域,国际上主要从环境管理、能源管理和温室气体等方面引导工厂降低资源环境影响,部分发达国家发布了综合管控绿色工厂的政策或标准。化组织发布的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 ISO14064:2004 温室气体排放系列标准分别从环境管理、能源管理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及核查等方面引导工厂节能减排,我国已转化了其中的多数标准。
在绿色工厂综合性规范方面,欧盟组织环境足迹(OEF)技术规范将组织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评价与组织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关的所有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韩国绿色认证技术规范从事业、技术、设施、产品四个方面,以认证带动工厂绿色化。
绿色工厂标准与传统单一方面的工业节能、节水、污染物管控和再生资源利用等标准相比,具有新兴性、综合性、系统性,需统筹考虑工厂在建设运行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和环境绩效多个维度指标,涉及工厂的设计、建造、生产、管理等诸多活动。
考虑到绿色工厂创建工作的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等起草的 GB/T 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是我国绿色工厂评价的顶层国家标准。
该标准规范了绿色工厂的概念定义,提出绿色工厂的一般要求,从绿色工厂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方面分维度明确具体的指标体系、指标要求和指标计算方式等,形成了一整套较完善的绿色工厂通用指标体系,解决了绿色评价“不综合”、“不系统”的问题,相关技术指标在各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工作中得到了广泛验证.
依据《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技术框架,钢铁、合成氨、机械、建材、电子信息、汽车、纺织等重点行业的绿色工厂评价导则行业标准,以及一批涉及具体产品制造业的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团体标准也相继立项并开展制定。
现有绿色工厂评价标准系统如上所示,其中顶层设计为 GB/T 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提纲挈领地提出了绿色工厂创建和评价的整体技术框架;第二层级为各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在评价通则的基础之上明确行业的特征和特性,总结凝练出行业性的共性指标;第三层级为具体产品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针对性地提出细化指标用以指导具体评价的实施。
此外,绿色工厂创建相关节能、节水、再生资源利用等基础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不断加强,标准体系雏形构建基本完成,特别是我国发布的 GB 32053《苯乙烯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100 余项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是我国促进工厂绿色化的重要标准依据。
- 绿色工厂建设要求、认定流程与评价指标 2025-01-13
- 江苏:CCRC认证审核流程说明 2025-01-13
- 南京:CCRC信息安全服务资质 2025-01-13
-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CCRC)简介 2025-01-13
- 企业为什么办理CCRC认证?带你快速掌握要领 2025-01-13
- 全面解读 CCRC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 2025-01-13
- CCRC申请条件及流程 2025-01-13
- CCRC各方向详细介绍及通用评价要求解释 2025-01-13
- CCRC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流程知识点汇总 2025-01-13
- CCRC信息安全服务资质三级认证流程简介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