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标集团
ISO体系 , 17025实验室认可 , CMA资质 ,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

如何界定涉密等级


在开展jungong保密工作中,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界定是保密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重要工作之一,对于依法加强涉密人员管理,防止失泄密问题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哪么如何界定涉密等级呢?



一、涉密岗位密级定性界定

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核心、重要和一般三个等级。

涉密岗位的涉密等级一般依据涉密项目密级和涉密岗位的涉密程度来界定。涉密项目的密级在项目合同或保密协议上有具体明确,分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它规定着项目中涉密岗位的Zui高涉密等级;不同涉密岗位因涉密程度不同会界定为不同的涉密等级。

绝密级项目科研生产,涉密岗位Zui高可界定为核心涉密等级;机密级项目科研生产,涉密岗位Zui高可界定为重要涉密等级;秘密级项目科研生产,涉密岗位Zui高可界定为一般涉密等级。



二、涉密岗位密级定量界定

按照涉密人员管理规定,在工作中产生、处理国家秘密达到一定数量的涉密岗位,应当界定为不同的涉密等级。

如某个事业单位,从事的是秘密级科研生产项目,依据这一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岗位应该界定为一般涉密岗位,因其年度批阅上级机关下发的机密级文件达8件,定性定量综合分析,这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岗位应该界定为重要涉密岗位。这是依照年产生、处理绝密级国家秘密事项不足3件(项)或者机密级国家秘密事项6件(项)以上的,可以确定为重要涉密岗位;年产生、处理机密级国家秘密事项不足6件(项)或者秘密级国家秘密事项9件(项)以上的,可以确定为一般涉密岗位等规定而界定。




三、涉密人员密级界定

单位应根据涉密岗位密级确定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的密级,即核心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密级为核心,重要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密级为重要,一般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密级为一般。一个涉密人员在不同涉密岗位工作,其密级以涉密岗位Zui高涉密等级为准。

只接触绝密级、机密级国家秘密载体但不知悉内容的涉密人员,在确定涉密等级时,可以下调一级。

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展开全文
拨打电话 微信咨询 发送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