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13382035157

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发布:2024-06-28 14:34,更新:2024-06-30 07:08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涉密业务的拓展对涉密人员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不仅关系到个人行为,更涉及国家秘密的安全。近年来,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问题频发,给保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加强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防范泄密风险,已成为当前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

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现状分析

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备案、证件管理、保密审查和教育培训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环节往往存在诸多问题。

(一)备案管理不规范

根据保密规定,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应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单位存在备案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等问题。有的单位对保密规定学习掌握不够,未开展涉密人员备案工作;有的单位因不知具体应向哪个部门备案而搁置此事;有的单位完成初次备案后,对涉密人员变更、调整等情况未及时更新备案信息。这些问题导致保密资质单位涉密人员出入境管理存在严重安全漏洞。

(二)证件管理不到位

涉密人员出入境证件应由所在单位集中登记保管,但部分单位在证件管理上存在问题。有的单位忽视证件集中保管的重要性,让涉密人员自行保管证件;有的单位在收回证件后不对证件进行核实,导致部分涉密人员上交过期证件,将有效证件留在手中。这些问题增加了涉密人员失控失管的风险。

(三)保密审查和教育培训不足

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前,应进行严格的保密审查和教育培训。然而,部分单位在这一环节上存在问题。有的单位未对涉密人员目的地、事由、频次等情况进行认真审核;有的单位未进行行前保密教育提醒;有的单位不知如何进行保密教育提醒,只是应付式地完成签字手续。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涉密人员在国外失去警惕性,面对突发状况不知所措。

(四)回国(境)后报告制度执行不力

涉密人员回国(境)后应及时上交并审查证件,如实汇报在国外期间的安全保密情况。然而,部分单位在回国(境)后报告制度执行上存在问题。有的单位保密管理制度中未规定涉密人员回国(境)后应上交并审查证件;有的单位不知涉密人员回国后应报告哪些内容;有的单位发现涉密人员逾期未归或回国后未及时向单位报告出国(境)情况,也不主动询问。这些问题使得单位难以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

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问题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单位本身保密管理存在漏洞。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不到位

涉密人员对保密法律法规、保密管理规定和单位保密管理制度缺乏深入了解和学习,导致敌情观念淡漠、保密意识不足。此外,部分单位对涉密人员的保密培训和教育不到位,未能有效提高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技能水平。

(二)制度要求不细致

部分单位的保密管理制度过于笼统和简单,未能根据Zui新保密规定及时修订和完善本单位保密管理制度。同时,部分单位在制定保密管理制度时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要求,导致制度要求不细致、不具体。这些问题使得涉密人员在执行制度时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三)监督检查不到位

部分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或监督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发现问题。同时部分单位在发现问题后既不要求整改也不进行惩处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和纠正。这些问题使得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加强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对策建议

针对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关键环节管理

1. 及时对涉密人员信息进行备案:单位应在确定、变更、调整涉密岗位时及时向注册地省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相关信息。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备案管理制度确保备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严格核查涉密人员持有出国(境)证件情况:单位应建立涉密人员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对涉密人员持有的出入境证件进行集中登记保管并定期核查证件情况确保证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加强涉密人员出国(境)风险专题培训: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开展与国际安全形势、风险防范、保密纪律、外事纪律、突发状况处理等相关内容的培训提高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技能水平。同时还应加强行前保密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确保涉密人员在国外期间能够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国家安全要求。

(二)完善相关保密管理制度

1. 规范化:单位应根据保密管理相关规定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本单位有关保密管理制度减少管理漏洞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流程化:将落实规定流程化方便涉密人员掌握和落实。例如将出国(境)流程细化为“申请人提出申请、本部门责任人审批、保密办审批、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行前教育、领取证件、回国(境)后报告、归还证件”等环节并分别予以详细规定确保流程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 具体化:对每一个管理环节作出具体要求避免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例如应明确规定涉密人员备案和回国(境)后报告的具体期限、具体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员;出国(境)证件上交、借出、归还的具体期限和交接手续等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制度执行强化监督检查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监督是检验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涉密人员应在制度规定范围内活动另一方面单位应强化关键环节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例如单位的出国(境)证件管理部门在收回证件时应核查证件上的边检机关验讫章及签证页相关信息;保密办应定期听取涉密人员出国(境)情况汇报通过随机或定期检查对涉密人员执行制度、各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对发生问题不报告或不经单位批准擅自出国(境)的应严肃处置确保制度的性和严肃性。

联系方式

  •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道10号三宝科技园1号楼B座6层
  • 电话:4009992068
  • 联系人:贯标客服
  • 手机:13382035157
  • 微信:13382035157
  • Email:ha100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