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13382035157

单位内设机构保密工作自查的内容和方法

发布:2024-06-28 14:34,更新:2024-06-30 07:0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保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单位内设机构作为处理涉密信息和资产的关键环节,其保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组织的保密效果。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内设机构的保密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内设机构的保密自查工作,提升保密管理水平,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内设机构保密自查内容及任务分配

内设机构保密自查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涉密人员管理、国家秘密定密管理、工作秘密管理、涉密文件管理、信息设备保密管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涉密会议活动保密管理、涉外保密管理、涉密科研项目保密管理以及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等。这些自查内容涵盖了内设机构保密工作的各个环节,是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的重要保障。

在内设机构开展保密自查时,需进行明确的任务分配。部门负责人应组织部署自查工作,根据每项自查内容,对责任人员进行具体分工。对于应由内设机构负责自查的项目,由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进行自查;涉及个别人员的特定自查项目,如涉密文件管理、涉密会议活动保密管理等,由具体承办人员进行自查;对于部门人员普遍涉及的自查项目,则由工作人员本人进行自查,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负责督促和抽查。

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

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是内设机构保密工作的基础。部门负责人在业务职责范围内,对本部门保密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因此,负责人应熟悉保密要求,经常性督促提醒本部门涉密人员落实保密管理要求,并组织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工作。通过加强责任制的落实,确保保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工作秘密管理

工作秘密是内设机构在业务工作中产生的,一旦泄露可能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的信息。因此,内设机构应对照本单位工作秘密事项清单,准确确定本部门产生的工作秘密,并按要求对工作秘密进行全流程管理。这包括对工作秘密的确定、标识、制作、收发、传递、保管、借阅、复制、汇编、维修、销毁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工作秘密的安全。

涉密文件管理

涉密文件是内设机构保密工作的重点对象。内设机构对本部门产生、保管、使用的涉密文件各环节负有保密管理责任。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本部门涉密文件管理,严格执行涉密文件管理要求。这包括对涉密文件的接收、发放、保存、借阅、复制、销毁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涉密文件不被泄露或滥用。

信息设备保密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设备成为了内设机构保密工作的重要领域。在使用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及办公自动化设备时,内设机构应严格执行信息设备保密管理规定。这包括不得将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不得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涉密信息设备与非涉密信息设备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不得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网络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等。通过加强信息设备的保密管理,确保涉密信息不被泄露或非法获取。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是内设机构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或有办公场所被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的内设机构,应按要求采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对进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人员进行严格管控,对带入、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情况进行严格管理。通过加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确保涉密信息和资产的安全。

联系方式

  •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道10号三宝科技园1号楼B座6层
  • 电话:4009992068
  • 联系人:贯标客服
  • 手机:13382035157
  • 微信:13382035157
  • Email:ha1009@sina.com